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基因治疗和基因疫苗的发展,急需大量的非病毒载体质粒DNA.主要对重组大肠杆菌E.coli DH5α发酵生产pUC21二倍体质粒的培养基组分和补料分批培养的葡萄糖流加策略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的培养基组分是以葡萄糖作碳源,酵母粉作氮源,并且添加磷酸盐、硫酸镁、柠檬酸和微量元素.研究发现溶氧反馈流加是比较好的流加葡萄糖的补料策略,它能把葡萄糖浓度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从而避免产生乙酸效应.溶氧反馈流加发酵的最大生物量可达30.84 g/L,质粒pUC21-Dimer的最大产量达96.38 mg/L.该研究为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二聚体质粒建立了优化工艺,对大规模生产作为基因治疗的多聚体质粒具有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利用重组大肠杆菌生产聚-3-羟基丁酸的研究
聚-3-羟基丁酸
葡萄糖
生物聚合物
黑皮冬瓜同源四倍体与起源二倍体农艺性状比较
黑皮冬瓜
同源四倍体
起源二倍体
农艺性状
二倍体小麦种间气孔与光合特征差异
二倍体
小麦
光合特性
气孔特征
基因型
重组小鼠Fas配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Fas配体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二倍体质粒的研究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E.coli DH5α pUC21二倍体质粒 培养基组分 流加培养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9-7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Q815
字数 31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0479.2009.05.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传义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7 87 6.0 9.0
2 卢英华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3 723 13.0 23.0
3 凌雪萍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1 244 8.0 14.0
4 许媛佳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1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E.coli DH5α
pUC21二倍体质粒
培养基组分
流加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