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合成的多单体接枝物[PP-g-(DMC-co-St)]增容PP/PVC共混体系,研究了其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以及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共混物的亚微观相结构.结果表明:①在试验条件下,共混物熔体具有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特征,在PP-g-(DMC-co-St)用量为6份时,熔体的表观黏流活化能和非牛顿指数最大;②PP-g-(DMC-co-St)对pp/PVC共混体系有较好的增容效果,增容后在PP-g-(DMC-co-St)用量为6份时,试样的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出现最大值,与扫描电镜照片的分析结果一致.
推荐文章
PP-g-MA增容rPET/β-PP共混物中的β-成核作用
β-PP
β-成核作用
rPET
增容共混物
PA6/HIPS/PP-g-(GMA-co-St)反应共混体系的研究
尼龙6
高抗冲聚苯乙烯
聚丙烯
多单体
反应共混
PP-g-(GMA-co-St)对PA6/PC共混物的反应增容作用
尼龙6
聚碳酸酯
聚丙烯
多单体
反应增容
PP-g-(MAH/VAC)接枝物对PP/PA6体系的增容作用
聚丙烯
聚酰胺6
接枝共聚物
增容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P-g-(DMC-co-St)增容PP/PVC共混体系的研究
来源期刊 聚氯乙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PVC PP 流变性能 增容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性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25.3
字数 41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7937.2009.09.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利斌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0 36 4.0 4.0
2 马波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 3 1.0 1.0
3 张青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7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VC
PP
流变性能
增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聚氯乙烯
月刊
1009-7937
21-1237/TQ
大16开
辽宁葫芦岛市龙港区高新七路146号
8-235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9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02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