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及耐药性.方法:对2003年~2006年期间住院烧伤病人的创面或血液标本的细菌学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检出病原菌526株,以革兰氏阴性(G-)杆菌居首(占55.89%),革兰氏阳性(G+)球菌位居第二(占38.78%);526株中金黄色葡葡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杆菌菌株均在60株以上,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杆菌对头孢他啶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复合酶抑制剂的耐药率在35.68%~90.46%之间.结论:烧伤病房病原微生物仍以G-杆菌居首,G+球菌位居第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葡球菌(MRSA)的发生率为100%,对头孢拉啶、氨基糖甙类及喹诺酮类和三代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均在85%以上.
推荐文章
烧伤病房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烧伤
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烧伤病房细菌耐药性分析
烧伤
抗生素/治疗应用
头孢菌素类/治疗应用
药物耐受性
烧伤病房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研究
烧伤病房
阴沟肠杆菌
耐药性
烧伤病房细菌学调查及耐药性研究
烧伤/微生物学
抗药性,细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烧伤病房细菌耐药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烧伤病区 烧伤创面 血液 细菌学 耐药性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烧伤急救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14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726.2009.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刚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烧伤整形科 23 104 5.0 9.0
2 黄金华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烧伤整形科 23 100 5.0 8.0
3 刘亦峰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烧伤整形科 16 63 4.0 7.0
4 周杰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烧伤整形科 24 104 6.0 8.0
5 周羽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烧伤整形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病区
烧伤创面
血液
细菌学
耐药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双月刊
1001-0726
11-2650/R
大16
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8号尚都国际中心A座31层
82-60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2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