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参蛭疏血滴丸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5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治疗组:参蛭疏血滴丸,对照组:脑心通胶囊)的方法,其中治疗组213例,对照组212例.疗程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多项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参蛭疏血滴丸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状态、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评价指标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蛭疏血滴丸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推荐文章
针灸为主治疗中风病恢复期临床路径标准的研究
中风病恢复期
针灸治疗
临床路径
中医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恢复期160例临床观察
针灸
中药
中风偏瘫
恢复期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恢复期临床观察
中风病
补阳还五汤
西药常规治疗
中风病积分
中风证候积分
言语功能
中风恢复期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路径研究
中风恢复期
临床路径
中西医结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参蛭疏血滴丸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评价
来源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参蛭疏血滴丸 中风恢复期 临床研究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5-20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5.2
字数 38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606.2009.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晓夏 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 21 254 9.0 15.0
2 李钦 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 91 744 15.0 22.0
3 陈文武 1 1 1.0 1.0
4 王新春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参蛭疏血滴丸
中风恢复期
临床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7606
41-1361/R
大16开
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36-214
193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3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