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在分析长岭地区深层储层裂缝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无渗透桥堵技术.通过桥堵剂粒级配比优选和封堵裂缝试验得出:堵漏剂的最优浓度为30 g/L,颗粒状、片状、纤维状材料的最优粒级配比为6:3:2,4 L井浆+1%DCM+2%桥塞剂+1%木粉(0.9 mm以下)+1%胶粒(0.9 mni以下)为最优桥堵配方;井浆中加入非渗透处理剂后,可以形成超低渗透钻井液滤饼,可有效阻挡清水和气体的滤失.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在提高地层承压能力、预防固井钻井液漏失和降低固井过程发生气、水窜方面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平均固井合格率达到98.1%,固井优质率达到87.35%,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推荐文章
保护深层气钻井完井液技术
深层气
防止地层损害
钻井液
渗透率
川西深层完井方式的优选
四川盆地
西
晚三叠世
深层
气井
完井
高温
高压
川西深层完井工艺技术探讨
四川
西
深部地层
钻井
完井工艺
探讨
川渝地区高酸性气井完井投产技术及实践
川渝
高酸性
气井
完井
投产
技术
实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渗透桥堵技术在长岭深层气井完井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无渗透 桥堵 完井液 深层气井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钻采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2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5005.2009.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祖光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37 4.0 5.0
2 翟应虎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6 217 8.0 11.0
3 史海民 中石油吉林油田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1 4 1.0 1.0
4 赵剑龙 中石油吉林油田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4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渗透
桥堵
完井液
深层气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1959-10-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