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远视性屈光参差与内斜视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远视度>+2 D、资料完整的儿童136例,其中有屈光参差者50例,无屈光参差者86例;有内斜视者61例,无内斜者75例.年龄2~14岁,随访至少2年(24个月),观察屈光参差与无屈光参差两组间内斜视发生的频度,以及内斜视戴镜矫正的情况.结果 ①屈光参差组内斜视的发生率为38.0%(19/50),而无屈光参差组(即单纯远视组)内斜视的发生率为48.8%(42/8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0,P>0.05).②内斜视戴镜矫正满意度:屈光参差(13/19)与无屈光参差(30/4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屈光参差不会直接引起内斜视增多,但屈光参差影响内斜视的戴镜矫正.
推荐文章
屈光参差对微小度数内斜视弱视程度的影响
屈光参差
弱视
微小度数斜视
高度近视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
高度近视
内斜视
手术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研究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手术
平均斜视角
远视儿童中发生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相关因素分析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远视
家族史
屈光参差
立体视功能
AC/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远视性屈光参差与内斜视的关系探讨
来源期刊 眼视光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斜视 调节 屈光参差 远视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27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77.41
字数 14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09.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雪亮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3 19 3.0 3.0
5 赵堪兴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74 923 14.0 28.0
6 常敏 19 7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斜视
调节
屈光参差
远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月刊
1674-845X
11-5909/R
大16开
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108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11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539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