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金两优4号是用优质低温敏核不育系金山S-2与自育早稻恢复系早R-1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综合性状好等特点,2004-2005年参加福建省早稻区试,2 a平均产量达7. 25 t/hm2,比对照威优77增产5.71%.该组合于2007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推荐文章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徽两优8061
杂交水稻
徽两优8061
高产
优质
选育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深两优117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稻
深两优1173
品种选育
高产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F两优6876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稻
F两优6876
制种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两优4号的选育
来源期刊 杂交水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两系杂交早稻 金两优4号 优质 选育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选育选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1.03|S334
字数 26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956.2009.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荔辉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74 819 15.0 26.0
2 吴建梅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36 439 12.0 20.0
3 周元昌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 64 666 15.0 24.0
4 毛大梅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35 148 8.0 10.0
5 潘润森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45 228 9.0 13.0
6 官华忠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43 381 9.0 18.0
7 陈志伟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57 658 13.0 24.0
8 官智勤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两系杂交早稻
金两优4号
优质
选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杂交水稻
双月刊
1005-3956
43-1137/S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