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中出现房间传导阻滞(IAB)的临床意义及机制.方法 选择因胸闷、胸痛怀疑冠心痛的患者69例,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照运动试验中心电图P波时限的变化分为IAB组和无IA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平板试验中ST段最大下降程度和冠状动脉造影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结果 ①IAB组患者年龄高于无IAB组,(61.6±10.3)岁vs(56.8±8.9)岁(P=0.043),②IAB组ST段最大下降≥1 mm患者的比例高于无IAB组(80.5%vs 48.5%,P=0.005);ST段最大下降程度IAB组高于无IAB组,(1.78±1.45)mm vs(1.15±1.11)mm(P=0.047),③冠状动脉造影中至少1支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的比例,IAB组高于无IAB组(80.6%vs 21.2%,P=0.001);不同病变血管数患者的比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平板运动试验中出现IAB可能作为评价冠心痛的辅助指标之一.
推荐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心肌梗死
束支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
心功能
预后
房间隔缺损Crochetage R波切迹现象及临床意义
房间隔缺损
Crochetage R波切迹
缺损大小
运动平板试验诊断无症状糖尿病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运动平板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
无症状糖尿病
冠心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平板运动试验中出现心房间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及机制探讨
来源期刊 临床荟萃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心脏传导阻滞 心血管造影术 心电描记术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3.3
字数 19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丹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83 611 12.0 22.0
2 刘红军 北京交通大学校医室 27 96 6.0 8.0
3 高娅丽 北京交通大学校医室 5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硬化
心脏传导阻滞
心血管造影术
心电描记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荟萃
月刊
1004-583X
13-1062/R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18-23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33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7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