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肽Y(NPY)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豚鼠血清白介素(IL)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组、NPY组;NPY组制模前侧脑室注射NPY;预处理1周后将大鼠脊髓匀浆注入EAE组及NPY组豚鼠足垫制作EAE模型;每日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观察造模后各组EAE发病率、发病潜伏期;在病情高峰期检测各组豚鼠血清IL-1β、IL-2、IL-4、IL-6、IL-8水平,并进行神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EAE组及NPY组发病率分别为100%和90%;发病潜伏期分别为(10.0±4.8)d和(25.4±12.6)d;病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3.60±0.52)分和(1.80±1.14)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AE组和NPY组豚鼠病情高峰期血清IL-1β、IL-2、IL-6、IL-8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EAE组比较,NPY组病情高峰期血清IL-4水平明显增高,IL-2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3)神经病理学检查显示NPY组神经组织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改变较EAE组明显减轻.结论 经侧脑室注射NPY预处理,调节了EAE豚鼠血清IL-4及IL-2水平,减轻神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使其发病潜伏期延长、病情减轻,起到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血脑屏障破坏的磁共振研究
脑脊髓炎
变应性
血脑屏障
磁共振成像
雌激素对Wistar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治疗作用
髓鞘碱性蛋白
多发性硬化
雌激素
实验性免疫性脑脊髓炎
β-榄香烯对早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视神经炎的治疗作用
β-榄香烯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β淀粉样前体蛋白
2,3-环核苷3磷酸二酯酶
氟西汀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急性期的作用研究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Tau蛋白
氟西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神经肽Y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豚鼠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白介素 神经肽Y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3-20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4.5
字数 27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作孝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38 716 13.0 21.0
2 李晓红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37 247 9.0 15.0
3 余茜 22 143 9.0 11.0
4 余柯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教务科 26 104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白介素
神经肽Y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双月刊
1004-1648
32-1337/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28-206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4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10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