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指由地震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其次为塌陷、地裂缝、砂土液化等.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增强了地震的破坏效应,加剧了地震灾害的损失程度,给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造成很大困难.一般震级大于5级、烈度超过6度的地震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震级和烈度越高,次生地质灾害越严重.本文根据中国历史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及发生条件,以地(市、区、盟)为单元,进行了危险性评价:高度扣中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的陕甘宁川渝滇藏地区,形成一个大致北北东向的高危险带,其余大部分地区为轻度危险区.
推荐文章
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
危险性
评价
小流域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危险性
地震地质灾害
层次分析法
GIS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震后减灾对策经济学分析
汶川地震
山地灾害
危险性评价
最优成本模型
经济
白龙江中游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特征
汶川大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
白龙江中游地区
坡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及地市级危险性区划研究
来源期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 分布特征 危险性区划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汶川8.0级地震考察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6-3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2.2
字数 44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132.2009.03.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107)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
分布特征
危险性区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2-2132
32-1695/P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卫岗3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00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