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合成一种双膦酸盐和亲骨核素为导向、化疗药物和β射线协同发挥作用的骨肿瘤靶向治疗系统,并验证其靶向性.方法 将苯丙氨酸氮芥与偕二膦酸盐耦联,再与153Sm鳌合,合成新的耦联物,并通过羟基磷灰石晶体吸附实验和荷瘤鼠体内分布显像实验,了解耦联物体内外的亲骨性能.结果 对合成的耦联物结构进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得出的光谱数据符合药物合成的要求;耦联物在体外对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小鼠体内放射性计数分布显示骨组织中的强度远远高于其它脏器,在3 h左右药物在骨组织中的浓度达到峰值.荷瘤裸鼠各个脏器中放射性计数在肿瘤组织中最高,其次为骨组织,再次为性腺、脾、肺等脏器.结论 新合成的耦联物苯丙氨酸氮芥-己二酸桥-偕二膦酸符合原药的功能结构特征,核素153Sm标记的耦联物具有骨靶向性,并且对骨肿瘤区域有较好的亲和性.
推荐文章
布洛芬-偕二膦酸偶联物的合成及体外靶向性研究
抗炎药
布洛芬-偕二磷酸偶联物
骨靶向
合成
肿瘤靶向药物载体的肿瘤细胞靶向性研究
纳米结构
药物载体
肿瘤
多柔比星
PAMAM
SP5-52多肽
骨靶向性柔性纳米脂质体
骨和骨组织
脂质体
组织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靶向抗肿瘤耦联物苯丙氨酸氮芥-己二酸桥-偕二膦酸的骨靶向性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靶向药物 骨肿瘤 靶向治疗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1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8.1|R817.8
字数 32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73X.2009.01.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239 1303 18.0 26.0
3 沈彬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255 2434 27.0 38.0
4 杨静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299 2512 29.0 38.0
5 裴福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488 4741 33.0 48.0
6 曾建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112 731 14.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靶向药物
骨肿瘤
靶向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173X
51-164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7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