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伴肥胖的临床疗效,比较其与服药疗法(口服非诺贝特)的差异.方法:对74例年龄在20~60岁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埋线组和服药组.埋线组共36例,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埋线1周1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服药组38例,非诺贝特250mg(口服),每日1次,4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后的血脂指标及体重变化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1)埋线组与服药组治疗前在年龄、民族、性别、病程、体重及甘油三酯方面均衡可比.(2)治疗结束后,埋线组与服药组在体重、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载脂蛋a(Lpa)的变化值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埋线组较服药组治疗效果明显;埋线组与服药组甘油三酯(TG)均有明显下降,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埋线组与服药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均有升高,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法在降低体重、改善血脂各指标的整体效果优于服药组,满足了现代人要求的无毒副作用,整体疗效显著的需要.可消除很多代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机率,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推荐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观察
清肝化湿祛瘀方
高甘油三酯血症
降脂
中西医结合
北戴河居民暑期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北戴河区
城镇居民
高甘油三酯血症
工作压力
分布特点
穴位埋线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心律失常
穴位埋线疗法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穴位埋线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伴肥胖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期刊 新疆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穴位埋线 高甘油三酯血症 肥胖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针灸经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
字数 42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931.2009.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改珍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60 370 12.0 15.0
2 李永凯 20 129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56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穴位埋线
高甘油三酯血症
肥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中医药
双月刊
1009-3931
65-1067/R
大16开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龙泉街191号
58-8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6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8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