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测定不同种属包括大鼠、人体主动脉血管的生物力学特性,从而探讨心脏外科心肌保护基础实验与临床结果差异显著的原因. 方法 分别制备新鲜Wistar大鼠和人体颈总动脉血管条,利用PowerLab 4腔器官室检测装置,分别检测大鼠和人体血管对电机械耦联收缩刺激剂68 mmol/L 的高钾溶液对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和舒张恢复反应.结果 ①大鼠动脉血管对68 mmol/L 的高钾溶液具有很好的收缩反应,收缩反应具有可重复性;而人体动脉血管对高钾具有高反应性;②大鼠和人体动脉血管对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均具有反应性,对血管舒张剂硝普钠具有相似的舒张反应.结论 ①人体与大鼠具有相似的受体介导血管收缩机制;②人体与大鼠的电-机械耦联血管收缩反应明显不同,提示人体与大鼠具有不同的通道反应特性.
推荐文章
同种异体人心脏主动脉与肺动脉瓣膜的生物力学比较
主动脉瓣膜
肺动脉瓣膜
生物力学
心脏
主动脉与肺动脉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比较
主动脉
肺动脉
生物力学
应力-应变曲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和大鼠颈动脉生物力学特性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保护 电-机械耦联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76,15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54.1
字数 29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403.2009.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科 18 99 7.0 9.0
2 管玉龙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 12 26 2.0 4.0
3 董培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科 30 156 9.0 11.0
4 万彩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科 14 105 8.0 10.0
5 何美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科 12 80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保护
电-机械耦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双月刊
1672-1403
11-4941/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43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