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昆明市是岩溶塌陷危害较重的城市之一.岩溶塌陷主要集中分布在翠湖一圆通山、金马寺等8个地段,已形成塌陷坑405个,发生时间主要在6-9月,该时段形成的塌陷占全年发生数的73%.岩溶塌陷多发育于地下岩溶发育、松散盖层厚度小于15m、地下水位埋深小于20m的地段.碳酸盐岩岩溶发育、松散盖层厚度较小和水动力条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昆明市岩溶塌陷产生的必要条件,其中地下水的作用对岩溶塌陷的形成至关重要.昆明市岩溶塌陷机理主要有地下水位升降致塌、地表水下渗致塌和动荷载致塌3种类型.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避让、合理开采地下水的预防措施和防渗封闭、结构物跨越及地下加固处理的工程措施.
推荐文章
云南高原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岩溶塌陷
高原环境
成因机制
岩溶水文地质
云南高原
广西岩溶塌陷特征及防治对策
塌陷类型
区域分布特征
防治对策
昆明市主城区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降水特征
变化趋势
昆明市
安徽淮南舜耕山岩溶发育特征及其塌陷模式
舜耕山
岩溶特征
岩溶塌陷模式
形成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昆明市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和防治措施
来源期刊 中国岩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发育特征 塌陷机理 防治措施 昆明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9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42.2|X141
字数 66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9.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星宇 5 41 4.0 5.0
2 吕琼 1 21 1.0 1.0
3 李坚峰 1 2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98)
二级引证文献  (7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溶塌陷
发育特征
塌陷机理
防治措施
昆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岩溶
双月刊
1001-4810
45-1157/P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3354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