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津黑糯1号"和"垦粘l号"两个糯玉米品种在4个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半紧凑型并接近紧凑型的"津黑糯1号"玉米是以株型紧凑、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群体产量实现高产的.在种植密度为42 000株/hm2时,"津黑糯1号"具有较大的叶面积指数,能在生育期保持较大的群体光合功能,获得高产;其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穗重、穗长、秃顶长等指标均较理想.测产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42 000株/hm2左右时,种植"津黑糯1号"能获得最佳经济产量和效益.
推荐文章
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玉米
产量
主要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大理州29个玉米品种(系)产量比较及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分析
玉米品种(系)
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16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青贮玉米
产量
农艺性状
通径分析
密度对两个春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玉米
春播
密度
产量
产量相关性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个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天津农学院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糯玉米 农艺性状 密度 比较研究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S338
字数 25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5394.2009.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臧凤艳 天津农学院农学系 34 165 8.0 11.0
2 王金龙 天津农学院农学系 36 192 7.0 12.0
3 吴锡冬 天津农学院农学系 42 302 10.0 16.0
4 杨有为 天津农学院农学系 2 3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28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糯玉米
农艺性状
密度
比较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农学院学报
季刊
1008-5394
12-1282/S
大16开
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33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