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常规能源日益稀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主要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来进行低温发电.采用了CO2、R123、R134a、R290、R600、R236fa、R245fa、NH3等8种常用的制冷剂,选用等工况(same working condition, SWC)和最佳蒸发压力(optimal evaporating pressure,OP0)两种研究方法,分析各个工质的循环特性.并以CO2的跨临界循环和R134a的亚临界循环为例,进行分析,对比了不同太阳辐射量和工质质量流量下效率、温度及膨胀比的变化.结果表明,CO2的膨胀比最小,膨胀性能优于其他7种工质,最差的为R245fa.OP0法的计算方法只适用于亚临界循环,不适用于跨临界循环.在进行非常规循环(跨临界循环)与常规循环(亚临界循环)热源条件变化的对比中,SWC法更有说服力.
推荐文章
回热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回热器
制冷循环
热力学分析
中低温超临界CO2及其混合工质布雷顿循环热力学分析
中低温
超临界二氧化碳
混合工质
再压缩布雷顿循环
热力学性质
制冷工质HFC-134a热力学性质计算模型
HFC-134a
MH方程
热力学性质
模型
不可逆三热源制冷机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
不可逆三热源制冷机
有限时间热力学
优化
制冷率上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制冷工质在低温发电中的热力学分析
来源期刊 热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O2 低温发电 发电效率 泵功效率 膨胀性能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8-254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612
字数 35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097.2009.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一太 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 341 4635 32.0 46.0
2 李敏霞 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 122 831 14.0 19.0
3 龚文瑾 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O2
低温发电
发电效率
泵功效率
膨胀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671-8097
21-1472/T
大16开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8-262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84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