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依据<内经>等文献提供的线索,分析了三阴三阳的来源和各自阴阳的含量,指出阳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阳明、太阳、少阳,阴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太阴、少阴、厥阴的内在含义.根据五(六)脏所处部位确定各自的阴气含量,按照阴气多配多、少配少的原则,五(六)脏与三阴相配.膈以上脏联系手经,膈以下脏联系足经,完成六阴经的命名.六阳经的名称与相表里的阴经对应,阴经联系手(足),阳经亦联系手(足),阴经所属脏的阴气多寡与阳经所属腑的阳气多寡相平衡,以此为原则,完成六阳经的命名.强调十二经脉的命名蕴含有深奥的中医理论问题,特别是中医借阴阳及三阴三阳,说明人体从整体到系统和大体器官水平的生命现象,所揭示的科学原理--"阴阳无限可分性"及其意义,一定能够指导现代生命科学从整体到分子生物水平生命现象的研究.
推荐文章
阴阳理论与《内经》十二经脉命名初探
十二经脉
阴阳理论
《黄帝内经》
基于《黄帝内经》探讨十二经脉气血之清浊
清浊
《黄帝内经》
针刺
经脉
气血
针刺刺激量
十二经脉经络辨证概要
经络辨证
十二经脉
循经辨证
临床运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量化阴阳的角度看十二经脉的命名
来源期刊 中国针灸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阴阳学说 人体测量术 十二经脉 命名法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2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2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喜新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45 388 12.0 18.0
2 吕晓蕊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3 0 0.0 0.0
3 冉鹏飞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6 1 1.0 1.0
4 王雪霞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9 27 2.0 5.0
5 赵昭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3 2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阴阳学说
人体测量术
十二经脉
命名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针灸
月刊
0255-2930
11-2024/R
大16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5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2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32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