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老井放大生产压差进行有效提液是提高注采系统排液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分析了双河油田储层主要微相砂体的产液和吸水能力,认为油田开发后期前缘席状砂提液能力差,而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具有较强的提液能力;油田开发后期前缘席状砂吸水能力差,难以补充提液后造成油层压力亏空,而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很容易实现注采平衡,保证油井持续提液.同时,从新井钻遇状况、数值模拟和单井水驱曲线分析了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状况,认为能用水动力学方法开采的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水下分流河道中.因此,双河油田在油田开发后期的提液井应选择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的油井中.实践结果也表明,选择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油井中放压提液能取得较好的稳油控水效果.
推荐文章
基于油田开发后期的井间地震技术应用探究
油田
开发后期
井间地震
微电极反演
隔夹层解释
洲城油田开发后期提液增油技术探讨
开发后期
提液增油
提液机理
提液时机
增产建议
洲城油田
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研究
油田开发
地质研究
流动单元划分
剩余油分布
关于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研究
油田
开发后期
地质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田开发后期提液井优选的地质条件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提高排液量 微相砂体 产液能力 吸水能力 剩余油 油田开发后期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3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3
字数 32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527.2009.02.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11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提高排液量
微相砂体
产液能力
吸水能力
剩余油
油田开发后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