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以中国大陆1901年以来7级及其以上强震年频次为样本,采用最优分割将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状态分为三种时段:少发段、平均段和频发段. 中国大陆强震时间活动呈现非稳态现象,强震频发段间存在短期的地震平静,由强震平均段到频发段过渡期间同样存在强震少发段,而少发段也有7级以上强震发生. 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研究不同强震丛发时段前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强震丛发时段的主体活动地区. 研究结果表明,1901年以来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总体来讲,1955年前后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1955年之前强震活动主体区域为中国西部及周边大三角地区的三条边界;1955年之后强震活动主体区域为华北地区、巴颜喀拉地块区及南北地震带南段地区. 不同相邻强震丛发时段的主体活动地区有一定的交替性,少发时段或增多时段的强震往往是上一个丛发时段的主体区内强震活动的延续,或者发生在下一个强震主体活动区内或周边地区.
推荐文章
中国大陆地区强震活动特征统计
中国大陆
大陆西部
大陆东部
地震活动
东北深震区的地震活动与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相关特征的初步研究
深源地震
地震活动性
地震相关活动
东北深震带
中国大陆与周边板块边界强震活动的互动关系探讨
中国大陆
板块边界
强震活动
地震趋势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西部地震活动特征及震后趋势分析
汶川8.0地震
中国大陆西部
强震活动趋势
西部大三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地震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强震活动 时空特征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6
页数 9页 分类号 P315.7
字数 56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274.2009.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宏生 55 1240 20.0 34.0
2 张国民 80 1624 23.0 38.0
3 李志雄 47 464 12.0 19.0
4 邵志刚 70 497 13.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3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大陆
强震活动
时空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
季刊
1000-3274
11-1893/P
16开
北京166信箱
2-82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