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应用和术前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PCI术后心肌损伤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评价两种应用时机的优势.方法:160例预行PCI的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PCI术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组(治疗1组,冠脉造影前4~6 h应用替罗非班)和PCI术前即刻应用替罗非班组(治疗2组,导丝通过冠脉病变后应用替罗非班).测定PCI术前和术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入院后、冠脉造影前和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记录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的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组PCI术后48 h内cTnI的峰值、累积释放值和阳性例数均显著低于治疗2组(P<0.05);两组PCI术后48 h内CK-MB的峰值、累积释放值和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应用替罗非班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1组冠脉造影前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治疗2组(P<0.05).在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两组重度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度出血并发症和轻度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均为1.25%.结论: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高危NSTE-ACS患者PCI术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更早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明显减少PCI术后微量心肌损伤.
推荐文章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术后CRP及心肌标志物的影响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术
C反应蛋白质/血液
替罗非班
替罗非班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51例
冠状动脉硬化/药物疗法
血小板及糖蛋白
GPⅡb/Ⅲa 复合物受体拮抗剂
肝素,低分子量/药物疗法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GPⅡh/Ⅲa受体拮抗剂
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不同时机应用替罗非班减少心肌损伤效果的比较
来源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9-5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587X
22-1342/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12-2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3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49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