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以往的油气资源评价侧重于对地质资源量的评价,如何由地质资源量得到可采资源量一直是油气资源评价中的难题.为此,在新一轮(2003-2007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对油气资源可采系数开展了专项研究.首先,将国内石油评价单元划分为中生代坳陷高渗单元、古近纪与新近纪断陷盆地复杂断块高渗单元等24种类型,将天然气评价单元划分为克拉通盆地古隆起单元、前陆盆地冲断带单元等16种类型.然后,在对油气藏地质特征解剖和开发特征描述基础上,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类比分析方法,分析了评价单元地质、开发特征与可采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起各评价单元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的取值标准,为可采资源量的计算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推荐文章
对中国天然气可采资源量的讨论
天然气
资源量
可采资源量
资源探明程度
阜新盆地煤层气资源可采性模糊数学评价
阜新盆地
煤层气
可采性
评价
指标
体系
模糊数学
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方法
煤成气
资源量
可采储量
预测
气藏
数值模拟
定量分析
天然气资源评价重点参数-可采系数研究
天然气
资源评价
可采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气资源 可采资源量 评价单元 可采系数 评价标准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6-86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16
字数 34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697.2009.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车长波 28 469 10.0 21.0
2 李玉喜 35 1628 19.0 35.0
3 杨虎林 14 275 7.0 14.0
4 朱杰 16 484 10.0 16.0
5 刘成林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5 722 13.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气资源
可采资源量
评价单元
可采系数
评价标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
月刊
0253-2697
11-2128/TE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2-11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025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