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斐济金棕(Pritchardia pacifica Seem.& H.Wendl.)叶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初期症状为病斑呈水渍状褪绿,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病斑边缘有黄色晕圈.对斐济金棕叶斑病病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斐济金棕叶斑病菌鉴定为卵形弯孢[Curoularia ovoidea(Hiroe & Watan.)Muntanola],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0~35℃,适宜pH5~6;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40℃;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5℃.
推荐文章
富贵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
富贵草
病原鉴定
Volutlella pachysandrciola
生长速率法
EC50
烟草附球菌叶斑病的病原及生物学特性
烤烟
叶斑病
病原菌鉴定
多基因序列分析
附球菌
生物学特性
烟草叶斑病新病原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烟草叶斑病
病原菌
多基因分子鉴定
生物学特性
广西贺州
几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玉米
弯孢霉叶斑病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毒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斐济金棕叶斑病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来源期刊 植物保护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斐济金棕 叶斑病 卵形弯孢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1,封面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36.8
字数 53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29-1542.2009.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昌平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20 99 6.0 9.0
2 谭翰杰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1 7 1.0 1.0
3 张能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2 14 2.0 2.0
4 纪烨斌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斐济金棕
叶斑病
卵形弯孢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保护
双月刊
0529-1542
11-1982/S
大16开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2-483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42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