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众所周知,从单细胞生物到人,几乎所有生物体在生理和行为上都表现出昼夜节律.内源性生物钟是产生昼夜节律的物质基础,由母钟和子钟组成,母钟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子钟位于各个外周组织(肝脏、心脏等).随着机体的逐渐衰老,反应生物钟输出信号的生理昼夜节律在振荡幅度、振荡周期和表达时相等方面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另一方面,生物钟控制的生理昼夜节律影响衰老的进程,生物钟功能紊乱会严重加速机体的衰老.本文概述了衰老与生物钟之间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认识衰老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提供了线索.
推荐文章
拟南芥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拟南芥
生物钟
负反馈环
光周期
植物生物钟及其调控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生物钟
环境适应性
生长发育
昼夜节律
胁迫应答
光对植物生物钟的调节
生物钟
中央振荡器
光敏色素
隐花色素
生物发光成像无损伤研究植物生物钟的方法
生物钟
表型分析
FFT-NLLS
BRAS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钟与衰老的相关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生理科学进展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生物钟 衰老 生物节律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1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Q419|Q493
字数 713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涛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30 217 7.0 14.0
2 傅正伟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32 346 10.0 18.0
3 顾佳黎 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 2 84 2.0 2.0
4 童红飞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1 8 1.0 1.0
5 盛丽娟 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 1 8 1.0 1.0
6 胡丽影 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 1 8 1.0 1.0
7 许扬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 8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钟
衰老
生物节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理科学进展
双月刊
0559-7765
11-2270/R
大16开
北京北郊学院路38号北京医科大学生理系
2-56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24
总下载数(次)
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