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豌豆F1和F2代的6个相对性状的遗传和连锁关系,并在F3代中选择高产抗白粉病株系.选择两个近等基因系Falloner和11760-3ER进行杂交,得到的F2代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这符合X2(p>0.07)适合度检测,表明是单基因遗传.花色和种子颜色与花青素关联的似然比分别为44.31和34.91,每个叶片中小叶数目和卷须类型关联的似然比为33.21.这三个关联的质量性状在P<0.00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但与白粉病性状均不相关联.选择F3代的4个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数量性状进行研究,发现总荚重和种荚比分别具有49.77%和20.01%的最高变异系数.相关性研究发现,总荚重与籽粒重量、荚宽、荚长和种荚比呈显著正相关.荚长与种荚比呈显著正相关.根据数量性状值和白粉病抗性表现,选择GN070140-2,GN070143-1和GN070140-0三个株系作为以后的栽培品种.
推荐文章
扁蓿豆种内杂种鉴定及其 F1和 F2代主要农艺性状优势分析
扁蓿豆
SRAP分子标记
杂种鉴定
杂种优势
广西鲤鱼选育F2代家系育种效果分析
鲤鱼
选育
F2代家系
现实遗传力
豌豆品系X9002抗白粉病基因鉴定
豌豆
白粉病
抗病基因
PsMLO1基因
功能标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形态特性的豌豆(Pisum sativum)F1,F2和F3代遗传研究和高产抗白粉病品系的选育
来源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豌豆 遗传 er-1基因 分析 3个新颖株系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5-340
页数 6页 分类号 S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豌豆
遗传
er-1基因
分析
3个新颖株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子植物育种
半月刊
1672-416X
46-1068/S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128号双岛公寓13B室
84-2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72
总下载数(次)
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