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河流下切、斜坡成坡过程中,斜坡应力场不断调整和适应坡体的变化,表浅部岩体在应力变化过程中往坡外发生卸荷,在同一地区岩体卸荷深度应当相差不大.而在西南某水电站相隔仅1.4km上下坝址勘察过程中发现,两坝址岩体卸荷深度却存在较大差异,上坝址岩体卸荷深度在20m以上,最大深度达到90m;下坝址岩体卸荷深度仅为5~20m.,通过现场调查及数值模拟成果表明,上下坝址岩层方位是两坝址岩体卸荷差异的决定性因素,上坝址为顺向坡,岩层走向与边坡走向平行,倾角较陡的岩层形成拉裂面,易于风化营力的侵入,岩体卸荷深度大;下坝址为横向坡,岩层走向与边坡走向近于垂直,岩体强度远大于岩层面的强度,且平行坡向的结构面数量少,岩体卸荷深度在20m以内.
推荐文章
金沙江某水电站坝址条状山梁卸荷松弛成因分析
条状山梁
卸荷松弛
成因机制
金沙江
金沙江金沙水电站水情预报方案综述
金沙水电站
水情
预报方案
水电规划对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文情势影响研究
水文情势
泥沙
水位
流速
金沙江
攀枝花河段
金沙江叶巴滩水电站右岸坝肩岩体质量快速评价方法
裂隙
分维值
普遍测网法
岩体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沙江某水电站上下坝址岩体卸荷差异研究
来源期刊 工程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卸荷 顺向谷 横向谷 应力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地质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42
字数 21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09.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聂德新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研究所 160 2752 28.0 47.0
2 张勇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研究所 50 619 15.0 22.0
3 刘彬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研究所 11 62 4.0 7.0
4 李天鹏 3 10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卸荷
顺向谷
横向谷
应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4-9665
11-3249/P
大16开
北京北土城西路19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2-29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5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5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