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海洋环境科学       
摘要:
利用一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的发酵液研究了该细菌产絮凝剂对东海原甲藻和裸甲藻的絮凝去除作用.结果表明,该生物絮凝剂可有效絮凝去除实验所选用两种赤潮生物,并且随絮凝剂用量的增加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去除效果逐渐增加至最大然后基本保持恒定.有效絮凝去除赤潮生物的体积浓度为4.0%~10.0%.有效絮凝作用时间为1.5 h左右,絮凝效率与体系的pH值密切相关,pH在8.0左右絮凝效率较高.不同浓度的Ca2+、Mg2+对该絮凝剂絮凝除藻作用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Ca2+、Mg2+的最佳助凝离子浓度分别为2.0 mmol/L及4.0 mmol/L.
推荐文章
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
絮凝剂产生菌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G-420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
生物絮凝剂
硅酸盐细菌
絮凝特性
海水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HY-20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培养条件
活性分布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性能研究
絮凝
絮凝剂产生菌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株海洋假单胞菌产生物絮凝剂去除赤潮生物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海洋环境科学 学科
关键词 赤潮藻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效率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7-2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336.2009.03.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72)
197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赤潮藻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环境科学
双月刊
1007-6336
21-1168/X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1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64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