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热重分析研究了玉米秸秆颗粒制备活性炭的热解和活化过程.热解采用氮气为保护气体,升温速率5 K/min,终温723 K,恒温时间30 min.热解过程主要发生在450~620 K之间,热解炭材微孔结构和机械强度良好.活化采用CO2为活化剂,升温速率10 K/min,终温1 073 K,恒温时间20 min,活化反应主要发生在950~1 070 K之间,得到的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404.6m2/g)和优良的吸附性能.通过对热解和活化过程的热重及差热变化综合分析,确定了两段热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了解了热解和活化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为制备优质的生物质颗粒活性炭提供理论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改性玉米秸秆吸附磷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研究
改性玉米秸秆
等温吸附
吸附机理
钒渣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现状
钒渣
五氧化二钒
浸出
热力学
动力学
活性炭吸附ADN过程的动力学与热力学
物理化学
二硝酰胺铵(ADN)
活性炭
吸附动力学
解吸率
热力学
废轮胎热解过程中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特性及热解油组分分析
废轮胎
热解
活化能
动力学
热力学
热解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秸秆颗粒热解活化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生物质化学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重分析 秸秆颗粒 热解 活化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51.2
字数 33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854.2009.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子安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35 940 16.0 30.0
2 李定凯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59 1298 19.0 34.0
3 王翠苹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50 215 7.0 12.0
4 贾少刚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4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16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重分析
秸秆颗粒
热解
活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质化学工程
双月刊
1673-5854
32-1768/S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锁金五村16号
28-205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7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