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摘要:
为确定作用在给定基础形状地基土上的极限承载力,对基底下的土体进行网格划分,先假定一矩形均布荷载作用在此地基土上,运用布氏解的积分公式,结合角点法,编制MATLAB语言程序,求出每个网格结点上的附加应力,进而求得每个网格结点上的主应力,根据破坏准则,由程序找出破坏点的坐标,利用MATLAB的图形处理功能,把破坏点的坐标在坐标图中显示出来.继续加大矩形均布荷载,直至这些破坏点在坐标图中刚好能够形成一个连续的破坏面,此时的矩形均布荷载即为该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此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地基承载力经验公式中一些不合理的假设带来的误差,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且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地基土的三维破坏面.
推荐文章
条形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数值极限分析方法
地基极限承载力
数值极限分析方法
承载力系数
修正公式
数值解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
强度理论
统一强度理论
极限承载力
中间主应力
矩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解
矩形浅基础
极限承载力
理论解
滑动面
抗剪强度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
碎石桩
承载力
接触压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三维破坏面的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来源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学科
关键词 三维破坏面 极限承载力 矩形均布荷载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4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65.2009.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梅国雄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20 1431 19.0 31.0
2 宋林辉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2 185 8.0 12.0
3 宰金珉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75 2261 26.0 36.0
4 梅岭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5 94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维破坏面
极限承载力
矩形均布荷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双月刊
1000-3665
11-220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62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565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