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无需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在输血前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无需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传统的凝聚胺试管法和微柱凝胶卡技术3种方法同步对输血前检测标本按照规定进行相关检测,比较3种方法输血前检测时间的差异;对临床常见的9种抗体血清进行滴度分析,以及对已经鉴定的21例不规则抗体标本和40例红细胞亚型标本进行检测,比较对已知的抗体检出能力.[结果]三种方法中,检测时间总体上都是微柱凝胶卡技术最长;进行单个交叉配血标本检测时,无需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长于凝聚胺试管法(F=148.672,P=0.00),随着标本的增加,微孔板法明显短于其它2种方法(5个标本:F=310.661,P=0.00;9个标本:F=140.779,P=0.00);对抗体检出能力上,检测抗体滴度方面,3种方法两两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统计概率P值分别为0.068、0.753和0.674);对以前鉴定的抗体微孔板凝聚胺法具有很好的检出能力.[结论]无需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无需试管及离心设备,具有简便快速、经济有效等特点,是一种可行的输血前检测方法.
推荐文章
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
胺类
凝胶类
抗体
输血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中的比较研究
微柱凝胶法
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
敏感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离心凝聚胺微孔板法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凝聚胺 微孔板 无需离心 输血前检查
年,卷(期) 2009,(z2) 所属期刊栏目 检验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1-2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34.23
字数 32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2-3554.2009.z2.07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小梅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聚胺
微孔板
无需离心
输血前检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