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参芪注射液对蒽环类治疗后的转移性乳腺癌联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58例经蒽环类治疗后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将58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8例采用紫杉醇270 mg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2 000 mg/m2口服,2次/d,连服2周,休息1周,3周为一疗程;治疗组30例在联合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参芪注射液250 mL,1次/d,连用10 d,每个周期观察疗效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33.3%,病情稳定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32.1%,病情稳定率67.9%.治疗后2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有不同程度改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征、乏力以及心电图改变等,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芪注射液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中,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推荐文章
卡培他滨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中作用的Meta分析
卡培他滨
转移性乳腺癌
Meta分析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希罗达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参芪扶正注射液
希罗达
晚期乳腺癌
生活质量
非转移性乳腺癌手术治疗前行乳房MRI的意义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乳腺癌
手术治疗
复发
参麦注射液预防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心肌损伤的作用
乳腺癌
化疗
参麦注射液
心肌损伤
心功能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参芪注射液在转移性乳腺癌联合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3-125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0.5
字数 27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09.1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巩晓红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功能科 20 138 7.0 11.0
2 耿旭红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功能科 27 83 5.0 8.0
3 张利敏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功能科 19 89 5.0 8.0
4 郑凤萧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 4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3205
13-1209/R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18-31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06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