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微弧氧化技术对铝合金表面进行强化处理,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试验方案,按五因素(Na2SiO3浓度、KOH浓度、H3BO3浓度、H2O2浓度、微弧氧化电压)、四水平得到正交表,合理安排微弧氧化试验,达到优化微弧氧化工艺条件的目的;并用综合平衡法评价各因素对陶瓷膜硬度和厚度影响的主次顺序和可能最优水平.结果表明,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硬度和厚度受各因素水平的影响显著,其中Na2SiO3的浓度对陶瓷膜硬度和厚度两指标的影响最大;在最优工艺条件下(Na2SiO3浓度6 g/L、H3BO3浓度1.5 g/L、KOH浓度0.5 g/L、H2O2浓度X4、微弧氧化电压340 V),陶瓷膜致密层硬度达到1 700 HV,膜层总厚度约200 μm.
推荐文章
表面纳米化-微弧氧化复合涂层对铝合金拉伸性能影响机制研究
铝合金
表面纳米化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微弧氧化
拉伸性能
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耐磨性
微弧氧化
铝合金
陶瓷层
耐磨性
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
铝合金
微弧氧化
陶瓷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涂层制备工艺设计
来源期刊 轻合金加工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弧氧化 正交试验 工艺设计 陶瓷膜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表面处理工艺与设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8,5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146.21|TG174.451
字数 26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235.2009.1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晋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16 284 8.0 16.0
2 胡正前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16 286 8.0 16.0
3 全伟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2 15 2.0 2.0
4 Chernega.S.M. 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工程物理系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弧氧化
正交试验
工艺设计
陶瓷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轻合金加工技术
月刊
1007-7235
23-1226/TG
大16开
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三道街11号
14-112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1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