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2006~2007年对湖北省4座不同营养类型水库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周年研究,并进行了水质评价.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9种,其中寡毛类14种、水生昆虫19种、软体动物6种.以金沙河的底栖动物种类最多,达24种,其次为徐家河19种,道观河和桃园河各10种.4座水库优势种类各异,金沙河为多毛管水蚓(Aulodrilus pluriseta)、隐摇蚊(Cryptochironomus sp.)、多足摇蚊(Polypedilum sp.);徐家河为瑞士水丝蚓(Limnodrilus helveticus)、前突摇蚊(Procladius sp.);桃园河为多毛管水蚓(Aulodrilus pluriseta)、长跗摇蚊(Tanytarsus sp.);水质污染比较严重的道观河水库优势种类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大红德永摇蚊(Tokunagayusurika akamusi).各库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金沙河316 8ind · m-2,1294.3mg · m-2 ;道观河318.2ind · m-2,430.7mg · m-2 ;徐家河330.3ind · m-2,517.4mg · m-2;桃园河209ind · m-2,325 3mg · m-2 .TN、TP、COD平均含量变幅分别为0.392~1.018、0.011~0.042、3.505~9.166mg · L-1;采用理化分析、Goodnight-Whitley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对水库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沙河水库属中营养型;徐家河和桃园河属中-富营养型;道观河水库属富营养型.对水库主要的物理化学因子与寡毛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密度,以及各类底栖动物之间进行矩阵分析,发现水生昆虫与水深呈负相关关系,随着水深的增加,其密度和种类下降,水深超过10m,下降的幅度更明显;寡毛类有从属于TN和TP含量的趋势, TP变化对底栖动物的影响更大;寡毛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三者之间无相关性.
推荐文章
青弋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大型底栖动物
ABC曲线
冗余分析
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青弋江流域
赤水河流域秋季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底栖硅藻
多样性指数
硅藻指数
水质评价
赤水河
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大亚湾
南海北部
渤海中、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
渤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营养类型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水质评价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指数 生物指数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水库
年,卷(期) 2009,(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39-534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Q145|Q178|Q95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9.10.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邦喜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109 1798 26.0 35.0
2 覃亮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3 95 3.0 3.0
3 杨学芬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29 431 14.0 20.0
4 刘敏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18 202 6.0 14.0
5 吕光俊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7 151 6.0 7.0
6 陈朋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3 96 3.0 3.0
7 刘俊利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3 120 3.0 3.0
8 徐微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1 6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7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328)
二级引证文献  (288)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3)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8)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3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4(2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3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6(5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7(42)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8(5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9(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20(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指数
生物指数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水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