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女性盘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体位的方法.方法 选择2007年4月-2008年4月在本科室进行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康复治疗的产后患者共133例,总治疗次数1 200次,其中将改进前600次作为对照组,改进后600次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时给予双侧大腿肌分开5-10°,观察组患者双侧大腿肌分开30-45°,双膝下垫1软枕,在软枕和治疗阴道肌电探头之间放置治疗盒1个.观察两组患者电刺激时及生物反馈时探头脱出率和双大腿肌参与盆底肌收缩率.结果 观察组电刺激时及生物反馈时探头脱出率、双大腿肌参与盆底肌收缩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女性盘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过程采用改进治疗体位,能有效避免阴道肌电探头脱出,避免双侧大腿肌参与盆底肌收缩,使治疗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
电生理
预防效果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估
电刺激
生物反馈
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
雌激素软膏联合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治疗围绝经期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围绝经期
性功能障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雌激素软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女性盘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体位的探讨
来源期刊 现代临床护理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刺激 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肌 治疗体位
年,卷(期) 2009,(10) 所属期刊栏目 专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73.71
字数 18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283.2009.10.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少青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 43 263 7.0 15.0
2 关健仪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 40 199 6.0 13.0
3 彭静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 21 213 6.0 14.0
4 赵婉文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 40 177 8.0 11.0
5 蒙顺好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 25 152 5.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刺激
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肌
治疗体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临床护理
月刊
1671-8283
44-1570/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2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18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