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方法 利用空肠弯曲杆菌(CJ-朝1株)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SLE)小鼠模型,并检测了淋巴细胞转化指数、dsDNA、器官组织病理切片、血清TNF-α和MMP-9.结果 经过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后模型小鼠体重明显减轻,状态比较差.淋巴细胞转化指数增加,dsDNA水平明显增高,器官组织病理有炎症改变,血清TNF-α和MMP-9的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该模型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某些症状,为SLE的研究提供了的实验资料.
推荐文章
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妊娠管理
治疗进展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
红斑狼疮,系统性
妊娠
胎儿发育
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
健康宣教
皮肤损害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冲击治疗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空肠弯曲杆菌与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小鼠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小鼠模型 空肠弯曲菌 弗氏完全佐剂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1-344,插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3
字数 40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4847.2009.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冠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258 3046 28.0 44.0
2 杨秀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 59 256 6.0 14.0
3 王月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31 291 12.0 17.0
4 刘文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 16 21 2.0 4.0
5 周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2 31 2.0 2.0
6 张海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8 67 4.0 8.0
7 任德成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7 118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小鼠模型
空肠弯曲菌
弗氏完全佐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双月刊
1005-4847
11-2986/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0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