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自行研制的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对油气聚集成藏以后其中的烃类穿过上覆盖层运移至地表的过程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实验证实,油气藏中的烃类气体由于与外部地层存在压力、浓度的差异而发生渗透和扩散,即微渗漏作用,方向主要是垂向的.垂向微渗漏致使油气藏中的烃类气体可以穿过上覆盖层直至到达地表,现代测试仪器可以在地表检测到来自深部地层的渗漏烃.同时发现,烃类垂向微渗漏具有间歇性、伴有幕式的特点.基于长期观测和实验模拟的结果,提出"气相压驱裂隙渗透"可能是近地表烃类化探异常的主要成因机制.
推荐文章
断层对烃类微渗漏主控作用及异常分布影响的实验模拟研究
微渗漏
断层
优势通道
化探异常
油气藏
基于烃类垂向微渗漏的地球化学场数值模拟
地球化学场
烃类垂向微渗漏
地表地球化学晕状异常
积木块理想地层介质模型
油气藏上方地层中不同赋存态微渗漏轻烃特征初步模拟实验研究
微渗漏轻烃
赋存机理
模拟实验
气体运移
油气化探
烃类垂向微渗漏近地表显示与运移通道的关系——以苏北盆地盐城凹陷朱家墩气田为例
微渗漏
近地表显示
盖层条件
运移通道
朱家墩气田
盐城凹陷
苏北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气藏烃类垂向微渗漏的实验模拟
来源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烃类 微渗漏 成因机制 化探异常 实验模拟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方法·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2-52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132.4
字数 43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112.2009.05.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95)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烃类
微渗漏
成因机制
化探异常
实验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实验地质
双月刊
1001-6112
32-1151/TE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0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