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清sCD40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并随访30d主要心血管事件.方法 入选80例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替罗非班组(40例)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首先给予负荷量0.4μg/(kg·min)持续30min,继而给予维持量0.1μg/(kg·min)连续静脉滴注48h;常规治疗组(40例)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于用药前和持续用药48h后,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结果 常规治疗组与替罗非班组在持续用药48h后,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36.27±15.89)%、(9.04±6.16)%,与基线(49.88±11.81)%、(47.73±10.31)%比较均有下降,且替罗非班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组的sCD40L水平由(1.69±1.16)ng/ml降至(0.54±0.48)ng/ml,有显著性差异,而常规治疗组下降不显著.治疗前后两组hs-CRP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0d,替罗非班组2例有顽固性心绞痛发作;对照组5例有顽固性心绞通发作,1例再发心肌梗死,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盐酸替罗非班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显著降低sCD40L水平,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替罗非班
非ST段抬高
急性冠脉综合征
安全性
盐酸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炎症因子的影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盐酸替罗非班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替罗非班在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的影响
替罗非班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来源期刊 北京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盐酸替罗非班 血小板聚集率 可溶性CD40L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
字数 31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潞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 118 929 16.0 26.0
2 李虹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 242 913 14.0 18.0
3 王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 94 550 13.0 20.0
4 邱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 12 31 4.0 4.0
5 张宇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 36 9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冠脉综合征
盐酸替罗非班
血小板聚集率
可溶性CD40L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医学
月刊
0253-9713
11-2273/R
大16开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2-72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4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95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