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自编软件建立了Fe-Cr-Al合金表面、氧化膜/基体界面模型,采用递归法计算了合金元素在Fe-Cr-Al合金表面、氧化膜/基体界面的环境敏感镶嵌能、亲和能、结合能、态密度等电子结构参数.从电子层次系统研究了Fe-Cr-Al合金氧化膜的形成机理、稀土元素和杂质硫对氧化膜形成过程及黏附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Fe-Cr-Al合金中Al的偏聚驱动力远大于Y,Cr.氧化初期氧从合金表面向合金内部扩散,合金内部Al向合金表面扩散,使合金形成富铝、氧表面层;氧与Al间的亲和力较大(亲和能低),氧原子容易与Al结合生成Al2O3保护膜;合金中加入Y后,Y在合金表面偏聚,抑制Al向合金表面扩散,氧化膜的横向生长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避免氧化膜皱褶形貌的发生,提高氧化膜的黏附性;合金内部的S通过扩散汇集在基体/氧化膜界面,S使界面区原子的总能增高,总态密度降低,减小了界面的稳定性,进而削弱氧化膜与合金基体的结合力.
推荐文章
Fe-Cr-Al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电子理论研究
递归法
高温氧化
Fe-Cr-Al合金
Ni-Cr-Al-Fe基铸态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
Ni-Cr-Al-Fe基合金
高温氧化
铝含量
预氧化
氧化机理
Ti对Fe-Cr-Ni-Al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Ti
Fe-Cr-Ni-Al合金
抗氧化性
偏析
煅烧对Fe-Cr-Al合金表面性能的影响
Fe-Cr-Al合金
煅烧
α-Al2O3
扩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Fe-Cr-Al合金氧化膜形成机理电子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电子结构 高温氧化 Fe-Cr-Al合金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41-64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9.09.09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辉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79 487 11.0 18.0
2 张国英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6 459 12.0 18.0
3 方戈亮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6 130 5.0 11.0
4 罗志成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4 4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子结构
高温氧化
Fe-Cr-Al合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