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他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工作不断深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亟待保护"已经达成共识,然而"如何保护?"关于对其保护模式的探讨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的热点,许多学者在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中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笔者通过分析比较认为,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关注的焦点不外"保护"二字.因此以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竹帘的"保护"为例,从横向的"度"的把握和纵向的"层"的挖掘来作进一步的探讨.
推荐文章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主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政府
责任主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旅游
发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开发
数字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层"与"度"——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竹帘为例
来源期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戚序 47 222 7.0 13.0
2 郭纯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理论与批评
双月刊
1002-9583
11-1581/J
16开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82-20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7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