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足母)甲瓣手术后患者的足底应力分布变化,了解传统的(足母)甲瓣手术方法对足底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自1996年至2004年行游离足(足母)甲瓣术后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17~42岁,平均23.7岁.进行大体足印、足底应力静态测试、足底应力动态测试.手术至测试时间1.6~6年,平均3.8年.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论静态站立还是动态行走,(足母)甲瓣患者术后供足足底应力分布较健足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足跟及第4、5足趾跖骨头下负重较健足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足变化明显,第1跖骨头下负重明显减轻,而第2、3跖骨头处压力分布增大,相较健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修复拇指缺损的游离足(足母)甲瓣法具有外形接近于正常拇指,美观等优点,但术后对足底应力分布有一定影响.
推荐文章
废弃足全足皮瓣游离异位移植术
自体废弃足
皮瓣
移植
游离足拇甲皮瓣修复拇指指甲缺损
拇指损伤
指甲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游离足(足母)甲瓣移植术后足底应力变化的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关键词 指(趾)甲 拇趾 外科皮辨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1-8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8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034.2009.1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兆军 44 210 8.0 13.0
2 朱先龙 23 104 4.0 9.0
3 王正义 19 73 6.0 7.0
4 林顺福 8 35 4.0 5.0
5 潘勇卫 32 471 11.0 21.0
6 江军 4 12 2.0 3.0
7 曾延峰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指(趾)甲
拇趾
外科皮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