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勘探证实,生物礁-碳酸盐岩是南沙沉积盆地油气勘探主要目的层系,因此,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实际意义.根据来自该区有关三维地震、钻井岩心精细分析的资料,对南沙上第三系曾母盆地路科尼亚(Luconia)及北巴拉望盆地马拉帕亚(Malampaya)生物礁-碳酸盐岩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二者都形成于南海扩张过程中微陆块断裂、碰撞、拼接的构造背景下,由于发育时期及构造部位的差异,演化进程很不相同.路科尼亚台地始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中中新世-晚中新世期间最为繁盛,演化过程伴有多期进积、退积及台地翼部同沉积断裂导致的阵发性滑塌;台地中最明显的地震反射多与淹没事件有关.马拉帕亚碳酸盐台地发育相对较早,持续时间也较长,始于晚始新世,中中新世末台地发育终止.马拉帕亚碳酸盐台地发育高频米级潮下旋回,常以暴露面为界,而且台地发育明显受同沉积构造变形的影响.
推荐文章
南海西南海域曾母盆地新生界沉积充填演化研究
充填序列
曾母盆地
新生界
南海西南海域
昆明盆地形成模式及其演化
昆明盆地
构造应力场
形成模式
演化
吐哈盆地形成及其演化
盆地形成及演化
阶段划分
沉积环境
礼乐盆地碳酸盐岩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意义
礼乐盆地
碳酸盐台地和生物礁
时空分布特征
构造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沙曾母盆地与北巴拉望盆地碳酸盐台地形成演化及其比较沉积学
来源期刊 海洋地质动态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生物礁-碳酸盐岩台地 高频旋回 曾母盆地 北巴拉望盆地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P744.4
字数 61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2722.2009.0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时国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13 2225 26.0 43.0
2 赵强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78 651 14.0 21.0
8 许红 18 173 8.0 13.0
12 曹飞 5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礁-碳酸盐岩台地
高频旋回
曾母盆地
北巴拉望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地质前沿
月刊
1009-2722
37-1475/P
大16开
青岛市福州南路62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4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