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20世纪60年代作为初始状态,采用Ecosim对1961-2002年间太湖生态系统的发育动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时间强制序列的驱动下,模型较准确地预测了各个功能组的捕捞量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太湖生态系统的发育机制.在不断增强的渔业捕捞压力下,大中型鱼类尤其是顶级肉食性鱼类的资源量遭到破坏,从而减少了对小型鱼虾类的捕食压力,使得这些r型物种占据了系统的统治地位,它们对植食性浮游动物的控制作用,由此从上至下(top-down)地改变了太湖生态系统的结构.而水体的富营养化使得太湖初级生产力显著提高,由于蓝藻不适于动物摄食和利用,使得大量初级生产力未能循环利用,造成水华暴发和底泥有机质富积,进而由下而上(bttom-up)地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建议保护凶猛鱼类和大型鱼类资源,利用营养级串联效应控制小型鱼虾类,来恢复太湖生态系统自然结构、减缓其富营养化程度和逆向发育的进程.
推荐文章
基于Ecopath模型的太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
太湖
生态系统
Ecopath模型
结构与功能
基于Ecopath模型的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
崂山湾
人工鱼礁
Ecopath模型
生态容量
食物网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Ecosim模型的动态模拟
南海北部大陆架
海洋生态系统
Ecosim模型
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湖滨带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水生态
太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湖生态系统发育的Ecopath with Ecosim动态模拟
来源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太湖 生态系统发育 Ecosim 动态模拟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7-265
页数 9页 分类号 Q89
字数 60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8737.2009.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立侨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9 4307 36.0 50.0
2 禹娜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2 675 17.0 24.0
3 宋兵 2 6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15)
二级引证文献  (13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9(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湖
生态系统发育
Ecosim
动态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产科学
月刊
1005-8737
11-3446/S
大16开
北京市永定路南青塔村150号
18-25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8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45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