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9年8月6日晚23时30分,雅安市汉源县顺河乡境内大渡河左岸猴子岩山嘴突然崩滑,堵断大渡河达4.5h,形成长十余公里的堰塞湖,使省道S306中断.8月7日作者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组赶赴现场进行应急调查与临灾处置.实地踏勘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成果综合分析,圈定了崩塌体残余危岩区的范围,提出了利用危岩体拉裂缝实施分步排危的方案,8日19时10分根据该排危方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爆,消除了近1万m3的危岩体(A区),为S306线新线猴子岩段的复工、老线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四川绵竹“8·13”山洪泥石流灾害调查
“8·13”山洪泥石流灾害
非工程防治措施
山洪预警系统
灾害调查
四川绵竹
四川九寨沟地震区芦苇海危岩崩塌成因机理分析
九寨沟地震区
芦苇海危岩
崩塌
变形
失稳运动
成因
机理
2009-2011年四川省食物中毒现况
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
微生物性危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9年8·6四川汉源猴子岩崩滑的现场应急调查及危岩处理
来源期刊 工程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大渡河 汉源猴子岩 崩滑堰塞 应急调查 排危措施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448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42.22
字数 21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09.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润秋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521 19718 70.0 118.0
2 王运生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53 1203 18.0 28.0
3 董秀军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37 883 15.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9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81)
二级引证文献  (93)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3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20(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渡河
汉源猴子岩
崩滑堰塞
应急调查
排危措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4-9665
11-3249/P
大16开
北京北土城西路19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2-29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5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