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酸液有效作用距离是酸压设计计算中的主要参数,也是影响酸压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准确预测就显得相当重要.文章提出了一种计算缝中酸液质量分数分布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酸液在缝中沿长、高方向的流动及沿缝宽方向的对流扩散,能预测酸液质量分数沿裂缝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变化,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其比传统酸质量分数计算模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最后分析了酸液质量分数、温度、同离子效应、注入排量、酸液用量和天然裂缝等因素对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影响,从而能为碳酸盐岩储层酸压设计及施工效果预测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鱼雷声自导作用距离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声自导作用距离
自导探测模型
鱼雷参量
仿真分析
电视导引头作用距离影响因素研究
电视制导
导引头
作用距离
脉冲冲击波有效作用距离影响因素模拟分析
脉冲冲击波
岩石应力
有效作用距离
解堵
数值模拟
酸岩反应热对裂缝温度场和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影响
酸岩反应热
裂缝
温度分布
数学模型
有效作用距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断块油气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酸压 有效作用距离 模型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钻采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57.2
字数 26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建春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05 2431 26.0 36.0
2 李勇明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78 727 16.0 23.0
3 邝聃 2 11 2.0 2.0
4 曹军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酸盐岩储层
酸压
有效作用距离
模型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断块油气田
双月刊
1005-8907
41-1219/TE
大16开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36-35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