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处理不同人炉温度的钢坯需釆用合理的加热时间和工艺,针对此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入炉温度分别为200,400,600,700℃的钢坯最佳加热时间和加热质量.通过利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建立了钢坯非稳态导热模型和氧化烧损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热工艺下,钢坯入炉温度为27℃,炉内停留时间为180 min时,位于预热段的第5块钢坯表面受到的辐射热流最大,达到92 kW/m2,出炉钢坯氧化率为1.419%;钢坯人炉温度为200℃时,合理的炉内停留时间为150 min,出炉温度达到1183℃,出炉钢坯氧化率为1.307%.
推荐文章
加热炉钢坯跟踪控制系统的实现
钢坯跟踪
活动梁
数据寄存器
新型加热炉--微正压加热炉
微正压
自动
安全高效
低耗
火曲加热炉数值计算及优化
加热炉
数值计算
可容差变分法
热轧轧钢加热炉热装制度的优化研究
加热炉
单耗
热装温度
温度制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加热炉钢坯加热质量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工业加热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加热炉 钢坯 热装 质量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加热设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F061|TF062
字数 13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639.2009.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洋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58 399 10.0 18.0
2 张全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53 223 8.0 12.0
3 赵军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15 73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加热炉
钢坯
热装
质量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加热
双月刊
1002-1639
61-1208/TM
大16开
西安市朱雀大街南端222号
52-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