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W"或"M"形切口在腋臭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先沿腋窝腋毛分布区与正常皮肤交界处划线,再在上臂和侧胸腋毛分布区接近正常皮肤处做上下对称的"W"或"M"形切口设计手术切口线,切开皮肤后,剪除腋毛区域及周围约1 cm皮肤上的脂肪组织、顶泌汗腺及毛囊,修剪成仅含皮肤全层和真皮下血管网的超薄皮瓣,最后缝合切口.结果:2006~2008年5月笔者应用改良"W"或"M"形切口治疗23例腋臭患者(女17例,男6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最短时间为6个月,23例患者获得满意效果,无一例出现皮肤边缘坏死.结论:改良"W"或"M"形切口手术切口小,手术在直视下破坏顶泌汗腺,手术彻底,操作简单,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术区皮肤柔软,可达到患者美容要求.由于手术并不切除腋窝皮肤,术后患者上肢功能不受影响.本法缺点是术区部分毛囊破坏,腋毛脱落.
推荐文章
改良"S"形切口腋臭根治术
改良
腋臭
根治术
腋后缘线"W"形切口与腋中线"Z"形切口微创治疗腋臭疗效观察
腋臭
腋后缘线"W"形切口
腋中线"Z"形切口
小切口微创法在腋臭治疗中的应用
腋臭
小切口
外科手术
微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W"或"M"形切口在腋臭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臭汗症 治疗 皮肤外科手术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1-19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58.74+1
字数 20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68.2009.03.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仁亮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皮肤科 15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臭汗症
治疗
皮肤外科手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双月刊
1674-8468
44-1671/R
大16开
广州市麓景路2号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11楼
46-247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2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0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