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气体的脱沥青作用是引起油藏变稠或形成沥青垫的因素之一.对苏丹ME盆地某古近系稠油油藏的地质特征、原油物性、原油溶解气组分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原油普遍具有高沥青质、高含蜡、高凝固点、高酸值和低含硫的特点;原油溶解气中CO_2含量的变化与原油API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含油包裹体中含有较多的CO_2.结果表明气体溶解在原油中产生的脱沥青作用是引起该油藏密度变大的主要原因;而且气体主要是无机成因的CO_2,来源于邻近油藏的沟通地幔的深断裂.
推荐文章
稠油油藏胶质沥青质分散技术
稠油
胶质沥青质
分散剂
评价
解堵
盐岩CO_2处置相关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
盐岩
地质埋存
蠕变
渗透性
CO_2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
催化加氢
催化剂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两个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光合生理的CO_2响应
抗虫棉
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水分利用率
CO_2浓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_2脱沥青作用形成重油油藏的一个实例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脱沥青作用 二氧化碳气 溶解气 稠油油藏 苏丹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成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3-92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2.2
字数 29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527.2009.05.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林 104 311 9.0 13.0
2 潘校华 29 493 12.0 21.0
3 史卜庆 35 336 10.0 17.0
4 窦立荣 52 1160 20.0 33.0
5 高金玉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40 3.0 3.0
7 程顶胜 21 240 8.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脱沥青作用
二氧化碳气
溶解气
稠油油藏
苏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