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对地震挤压伤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12汶川大地震中我院收治的已确诊为地震挤压伤致双下肢横纹肌溶解症3例患者进行双下肢MRA检查,并对严重挤压伤及下肢毁损,并行截肢的另三名患者进行术后CTA检查.对MRA图象双下肢动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MRA征象,同时总结截肢术后患者CTA表现及临床价值,并评价二者检查在挤压伤所至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诊治中的作用.结果:3例未行截肢患者MRA双下肢主要动脉未见确切狭窄及闭塞征象,管腔内未见充盈缺损影.3例已行截肢患者可见残余肢体的明显肿胀,双侧髂血管以及部分截断肢体远端血管内见止血弹簧钢圈影像,部分截断肢体远端动脉分支变细.截断血管未见再通,周围无渗血改变.结论:MRA、CTA能直观显示双下肢动脉损伤及术后情况,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对二者的合理选择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信息.
推荐文章
CTA、MRA检查对大脑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比较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后循环缺血
诊断
后方医院对地震伤的放射诊断价值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汶川地震
CTA与MRA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中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
动静脉畸形
脊髓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及进展
脑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RA及CTA对地震挤压伤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术后评价
来源期刊 华西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地震伤 下肢血管 磁共振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5-5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P315.9|R4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彬 284 1707 19.0 22.0
2 邹翎 27 101 5.0 8.0
3 张翠萍 5 8 2.0 2.0
4 黄子星 107 458 13.0 15.0
5 李昌宪 30 192 9.0 11.0
6 李峥艳 18 84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伤
下肢血管
磁共振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西医学
月刊
1002-0179
51-1356/R
大16开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7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5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16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