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海人酸(KA)癫痫模型中海马微血管构筑的改变.方法 采用KA癫痫模型,在造模后第7天应用碱性磷酸酶法显示海马脑片的微血管,光镜观察,定量分析.结果 海马内的微血管呈层分布,构筑模式与神经元的构筑模式相一致;KA组的微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血管平均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0),血管总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血管的平均长度略高于对照组(P=0.085).结论 癫痫大鼠海马微血管构筑的改变是癫痫发病的形态学基础之一.
推荐文章
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微血管构筑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再灌注损伤
海马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丁苯酞
微血管密度
微血管面积密度
雷公藤内酯对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雷公藤内酯
海人酸
抗癫痫药物
P-糖蛋白
大鼠海人酸致痫模型的症状表现、致痫机制的研究进展
海人酸
动物模型
致痫机制
神经可塑性
信号转导
大鼠海马微血管构筑的定量分析及衰老变化
海马
微血管构筑
定量分析
衰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海人酸致痫大鼠的海马微血管构筑的改变
来源期刊 解剖科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癫痫 海人酸 海马 微血管 碱性磷酸酶法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原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2.1
字数 302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胜波 大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52 168 6.0 10.0
2 隋鸿锦 大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88 394 10.0 15.0
3 宫瑾 大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31 105 5.0 9.0
4 杨文波 大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7 54 2.0 7.0
5 高海斌 2 2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癫痫
海人酸
海马
微血管
碱性磷酸酶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6-2947
21-1347/Q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中国医科大学
8-11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64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