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PC1D模拟不同少子寿命的电池效率与背表面复合速率的关系,采用氮化硅和及其与二氧化硅薄膜的叠加层作为背面钝化膜,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形成条形局域背接触和局域背面点接触,条形接触的面积为背表面的25%,背面点接触孔径为250μm,间距2mm.经过RTP处理之后,两种不同的接触方式存在相同的问题,串联电阻大,并联电阻小,而利用腐蚀浆料的方法形成背面点接触,在电性能参数有少许改善.结果表明,在正常的烧结状态下,常规铝浆很难完全穿透氮化硅薄膜及其叠加层背面钝化层.而利用腐蚀浆料的方法形成背面点接触,在电性能参数有少许改善.
推荐文章
基于PSO-RBFNN的太阳能电池片表面质量检测
电池质量分析
检测值对比
太阳能电池片
PSO-RBF神经网络
外观检测
图像处理
硼添加剂对背钝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影响及机理研究
背钝化太阳能电池
硼添加剂
背表面层
多结太阳能电池关键测试技术研究
多结太阳能电池
激励光源
光偏置
电偏置
多结太阳能电池关键测试技术研究
多结太阳能电池
激励光源
光偏置
电偏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阳能电池背表面钝化的研究
来源期刊 能源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背面钝化 背面局域接触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新能源及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914.4
字数 32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950.2009.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拓 江南大学理学院 68 553 13.0 19.0
2 施正荣 江南大学理学院 7 69 4.0 7.0
6 周国华 江南大学信控学院 3 12 2.0 3.0
7 吴俊 1 5 1.0 1.0
8 梅晓东 1 5 1.0 1.0
9 姚海燕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背面钝化
背面局域接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能源工程
双月刊
1004-3950
33-1113/TK
16开
杭州市文二路218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58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