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气井出水是长期以来困扰涩北气田提高开发效果的主要问题之一.首先从宏观气水分布及气水运动规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边水、层内水、层间水的形成机理和气井见水的3种基本模式;然后从微观角度,对疏松砂岩气藏的储层孔隙结构及岩石润湿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对气藏原始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涩北气田储层纵向上砂、泥岩间互分布,对于孔隙结构较差、以细小孔隙为主、孔隙与喉道半径较小且分选性较差的储层,将导致气水分异作用减弱,从而形成较长的气水过渡带.对于涩北气田,构造位置是控制原始气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毛细管压力是造成气水界面分布特征的关键因素,储层岩石的混合润湿性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推荐文章
涩北气田排水采气优选模式
气井
井底积液
排水采气
优选管柱
油压
套压
采收率
青海涩北气田产气剖面解释方法研究
注产气剖面
解释
积水柱
密闭测试
涩北气田多层气藏储量动用程度分析
涩北气田
储集层
多层气藏
开发
储量动用程度
分层采气工艺技术在涩北气田的应用
涩北气田
采气
分层开采
工艺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涩北气田气水分布及气水运动规律分析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涩北气田 储集层 孔隙类型 润湿性 气水边界 两相流动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及开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09.07.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清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7 106 5.0 10.0
2 华锐湘 4 50 3.0 4.0
3 许文平 4 33 2.0 4.0
4 秦彩虹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33 2.0 4.0
5 贾英兰 2 3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01)
二级引证文献  (10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涩北气田
储集层
孔隙类型
润湿性
气水边界
两相流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